2012/06/09 | 來源:福建日報
[摘要]8日,71歲的民間老藝人黃春高走出家門,看到門前原本雜亂無章的街面被改造成古色古香的壩下工藝走廊,不禁發出感嘆:“小打小鬧的雕刻手藝能做成這么大的產業,想都不敢想!”
8日,71歲的民間老藝人黃春高走出家門,看到門前原本雜亂無章的街面被改造成古色古香的壩下工藝走廊,不禁發出感嘆:“小打小鬧的雕刻手藝能做成這么大的產業,想都不敢想!”
黃春高老人所在的榜頭鎮壩下村是仙游古典工藝家具的發祥地。早年,當地木雕師傅大都以外出幫人雕刻家具賺取工錢為主。到了上世紀90年代,許多民間老藝人則以師帶徒出的方式辦起了工藝小作坊。
黃春高的兒子黃福華現在是中國古典工藝家具協會會長,他創辦的三福古典家具公司建筑面積達6萬平方米、工人1000多人。與“三福”一樣,這個村轉型升級自小作坊的工藝企業達500多家,年產值超千萬元的企業30多家,涌現出20多家省級品牌企業。
“壩下的發展變化是仙游工藝產業華麗轉身的縮影。”仙游工藝產業園管委會書記鄭群星介紹說,近年來,仙游縣政府充分利用這個最具特色的傳統產業優勢,通過搭建平臺、加強服務、出臺優惠政策等措施,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實現跨越發展。2006年仙游榮膺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稱號后,仙作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值從2006年的5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60億元,稅收從100多萬元增加到1.3億元,廠家從1000多家增加到3000多家,從業人員從2萬多人增加到12萬多人。2011年12月,仙游順利通過“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復評,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紅木集散地之一,古典家具高端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六成以上,也成為引領國內紅木家具市場重要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記者在仙游工藝產業園看到,剛剛落成的博覽城1號樓旁邊的生產區項目工地上,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一期規劃用地面積6000多畝,計劃總投資80億元,重點建設"一城四區","一城"即博覽城,占地面積345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投資12億元;"四區"即生產區、商服區、油畫區、安置區,將打造成集古典工藝家具和油畫等文化產業的生產、展示、營銷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創意專業園區。”管委會主任王志峰說,不久前,園區被列入我省6個省級文化創意產業園之一。園區建成后,預計入駐企業130家,年產值達100億元以上,創稅收2.5億元。
“通過搭建平臺、規范市場環境、鼓勵企業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仙游工藝產業的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輻射效應日益顯現。”仙游縣委書記鄭瑞錦充滿信心地說,工藝產業已成為仙游富民產業,政府將加大力度,整合現有獨特資源,著力搭建大平臺、培育大企業、爭創大品牌、開拓大市場,推動工藝產業大發展、大跨越,力爭到2015年,全縣規模以上工藝美術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