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12 | 來源:新民晚報
[摘要]藏友汪先生家里的黃花梨轎箱,箱面獨板,木紋瑰麗,包漿溫潤。蓋緣四邊起陽線,嵌如意紋銅包角,與箱身銅包角合為整體,既可加固轎箱四角,免于磕碰,亦有裝飾之功。
近日,筆者在藏友汪先生家里看舊字畫,墻腳邊有一只長方“丅”型小木箱子,問汪先生哪里買的?汪先生說是老輩人留下來的,但不知道是什么木材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東西,怎么稱呼派什么用途,有沒有收藏價值尚不清楚。真是養在深閨人不識啊。
筆者用手摸一下小木箱,知道是黃花梨材質的,看做工為典型的明代蘇州工。用尺量一下,長75厘米,寬14厘米,深18厘米。應該稱作:明代黃花梨木轎箱。
轎箱是明清箱具中較為特殊的品類,是明代轎文化流行的產物,為方便官吏士紳于行旅時存放重要物品于轎內而制造,其兩端下方內縮,恰可方便搭置轎內轎棖之上,既可儲物,亦可當桌面使用,而下轎后,則可取下隨身攜帶,還有拜匣之用。因與轎搭配使用,且具有僅供行旅所用的獨特性,同時其使用者以官吏士紳為主,存世少,較為珍罕。
藏友汪先生家里的黃花梨轎箱,箱面獨板,木紋瑰麗,包漿溫潤。蓋緣四邊起陽線,嵌如意紋銅包角,與箱身銅包角合為整體,既可加固轎箱四角,免于磕碰,亦有裝飾之功。箱正面中央鑲銅制圓形面葉、如意云頭形拍子。箱內置活動式承盤隔層,兩端留有側室,以平活蓋相掩,是難得的收藏品。
明清時期的轎箱的材質還有紫檀木、雞翅木及填漆工藝的,例如:有一件轎箱有“大清康熙年制”款,雕填漆飾海水龍紋,從制作工藝及紋飾來看,亦有可能出自宮廷或皇親國戚乘轎之物,極為珍貴。明清時期的轎箱的造型有多種,例如長方形箱蓋,槽口向外凸出。箱體分成兩部分,上部與箱蓋十分吻合,下部的兩部均向內凹,圓形銅面葉,云形搭扣分;箱子四角由白銅包邊。有的轎箱用格肩交合構造。蓋緣起線,箱正面中央鑲銅制圓形面葉、如意云頭形拍子。箱底縮進,呈反向凸形,兩端留有側室,以平活蓋相掩,以規格小巧,做工精細為佳。
明清家具一直以造型優美、色調深沉以及豐富的文化底蘊風靡全球,在充滿浮躁與緊張的現代生活中,明清家具帶給人們自然、恬靜,返璞歸真的意境,這也正是其魅力所在。當今古典家具市場上,原汁原味的明清家具以美觀耐用,歷史價值高等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藏家。(編輯 亞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