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8 | 來源:新浪
[摘要]11月16日,沸沸揚揚的大明宮紅木售假案亦初步定論,思明法院一審判決指出,“大明宮紅木因售假,被判退一賠一,共賠給消費者40萬元”。
11月21日,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2011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林產品與木制品展上,多類紅木家具受到觀眾熱捧;11月16日,沸沸揚揚的大明宮紅木售假案亦初步定論,思明法院一審判決指出,“大明宮紅木因售假,被判退一賠一,共賠給消費者40萬元”。
大明宮案中,消費者因“花20萬元購買的小葉紫檀沙發竟是鐵刀木所做,兩種材質價格相差近20倍”的行為,驚呼大明宮欺詐屬廈門版“達芬奇”事件,案件中涉及的一套小紫葉檀沙發價格高至20萬元,這是否是高品質主導高價格?
紅木相比于其他的材質,屬于一種稀缺資源,因其生長周期長,甚至被業內用“砍一棵少一顆”來形容,對于國內紅木家具的選材,普遍則有印度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及老紅酸枝等木材,而這些木材在最近幾年,受制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價格愈來愈高。
以大明宮案例中涉及的小葉紫檀材種為例,據資料顯示,近幾年來,小葉紫檀每年應有2000-5000噸的供應量,以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回落價格看,當時一些空心的差料價格是17-18萬元/噸,稍好的料每噸20-30多萬元,無空心上等老料每噸價格在50-60萬元以上,隨著經濟回暖,2011年初,小葉紫檀的價格迅速回升,空心較差的料攀升至每噸35-55萬元/噸,好一點的小葉紫檀每噸55-80萬元/噸,無空心上等老料100-150萬元/噸。
除開印度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越南黃花梨、老紅酸枝等木材也因供應問題導致價格直升,市場行情也是連年攀升,據網絡顯示的某國內某知名紅木家具生廠商提供的原材料價格清單來看:老撾紅酸枝09年價格為35000元/噸,而2011年9月份則攀升至148000元/噸;緬甸酸枝從09年的11000元/噸飛漲到如今的25000元/噸。
06年到09年,紅木原料的價格經歷了大起大落,08年成為是紅木家具價格起落的沖撞年,而09年至今,紅木家具一直處在漲與看漲的狀態中,原料價格高漲,名貴木材“一木難求”,成為紅木家具行業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