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7 | 來源:浙中新報
[摘要]東陽木雕城匯聚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商戶,他們與木頭打交道,出售各種木雕制品。這些木雕制品貴的動輒幾十萬甚至上千萬元,便宜的也要幾百元。商戶們以木會友,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經,每天與喜歡木雕的人打交道,趣味無窮。用他們的話說:“做這行實在太幸福了!”

東陽木雕城匯聚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商戶,他們與木頭打交道,出售各種木雕制品。這些木雕制品貴的動輒幾十萬甚至上千萬元,便宜的也要幾百元。商戶們以木會友,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經,每天與喜歡木雕的人打交道,趣味無窮。用他們的話說:“做這行實在太幸福了!”
東陽木雕城作為國內最大的木制工藝品和木雕(紅木)家具集散地,匯聚了不少寶貝。木雕城能“淘”到什么好玩有用的工藝品,那些看似精明的商家有啥獨到的生意經,哪些明星曾到這里轉悠,普通百姓又有怎樣的“淘”寶故事……在11月8日~12日第六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博覽會開幕之前,新報記者先去東陽木雕城探了探寶貝。
復古樟木箱正“潮”
老樟木香得清幽
樟木箱雕花精美,古色古香,是浙中許多人嫁女兒不可缺少的嫁妝之一。雖然樟木箱體積大,顯得有些笨重,但在流行復古的當下,追捧的人正越來越多。愛好字畫的人挑選一只合適的樟木箱,將寶貝悉心收藏;普通人家也能把貴重的衣物收納于內,防霉防蛀。
厲紅云的年年香品牌在東陽木雕城頗有名氣,店里大大小小的樟木箱應有盡有,10多年來生意越做越大。今年樟木在漲、人工在漲,一只樟木箱價格大約漲了20%。一般一對樟木箱價格在一萬元左右。厲紅云說,樟木箱的生意做得很順,買的人大都懂行。但也會遇到無理取鬧的人,比如之前遇到一個顧客看中一個紅色的樟木箱,可收貨時硬是說顏色跟看到的不一樣,怎么也不肯要。其實,由于每批油漆的顏色有差異,不同批次的樟木箱顏色也有差異,這是懂行人都知道的。“還是喜歡那些懂行的,不會計較這些無所謂的東西。”
其實,很多人買樟木箱先是聞到了香味。樟木散發出沁人的香氣,讓許多人循香而來,并對這顯得笨重的箱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看上去差不多的樟木箱,里面學問可大了。樟木有的是新樟木,顏色偏白,味道也較為濃烈;有的是老樟木,顏色泛黃,且味道較為清幽。老樟木的價格自然要高一些。因為樟木成年并不是兩三年的事,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樟樹才足夠粗壯,而且樟木也不是隨便可以砍伐的,東陽木雕城里樟木箱子的材料大多是從老房子的屋梁等處收來的……
好貨不怕貨比貨
識人切忌貌取人
這些年,紅木家具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家的選擇,東陽木雕城的紅木家具生意也愈發紅火。不僅浙中地區前來購買的人很多,上海、江蘇等周邊省市的人也有不少,甚至還有北方的顧客“打飛的”來木雕城淘貨。“龍翔閣”的經營戶莊玉新說,紅木家具可以代代相傳,越用越有光澤,也會越值錢。紅木家具多數選辦公桌,家里所用的則以沙發、床、書柜為主,花費從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
好的紅木家具要從用料、工藝等方面來考究,但現在許多顧客都是從款式上來挑。木雕城的紅木家具大都價格實惠,有人也會懷疑其真假。莊玉新是福建人,他經常遇到來挑家具卻不買的人,因為顧客怕是假貨,得回去研究研究,但往往會回頭購買。
現在有錢的、懂得生活的人越來越多。有一次,店里進來一對老夫妻,60多歲,穿著很樸實。他們在店里轉了轉,看起來并不像要買東西,仿佛周圍街坊來市場閑逛。莊玉新迎上去,給他們介紹紅木家具的情況,推薦了一些比較實用的款式。“我這人做生意,不挑人,走進來的都是有緣人,當然要好好招呼。”莊玉新覺得讓更多人了解紅木家具也是件挺不錯的事。令莊玉新意外的是,老夫妻聽完他的介紹,當場果斷下單,買了十幾萬元的紅木家具。他說,若是自己以貌取人,恐怕就要錯過這筆生意。
紅木家具的生意還吸引了不少外國人。“日本、韓國的紅木文化其實和我們差不多,很多外國人來我們這買東西。”
先來杯茶后談價
明星也愛把價還
“駿豪工藝”因為趙本山的光顧成了東陽國際木雕城的明星店鋪,店里主要經營大板桌和木雕工藝品。大板桌買的人很多,店主王分良說,有的買去當辦公桌,有的買去放家里做茶桌。由于實用、大氣,價格也公道,打敗了以前的小茶桌,很受歡迎。
這一年,木材價格漲了不少,王分良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人先訂貨不急著拿貨。王分良說,之前有不少人先付30%的訂金,然后一拖幾個月甚至大半年也不提貨。等他們來提貨時,大板桌的價格早已翻番。這些都是頗有眼光的批發商。不過現在王分良很少做這類生意,除非一次將貨款付清,要不半個月之內就得把貨提走。
這么高價的買賣,買家還價嗎?“還,當然還。”王分良說,東陽國際木雕城的經營戶一般開價比較公道,但遇到不懂行的人一開口就還一半,感覺很無奈。懂行的人一般還價比較靠譜,而明星也是喜歡還價的,而且減得越多他們越覺得有面子。看來討價還價也是一種樂趣。
王分良是個隨和的東陽人,在店鋪里擺著一張大茶桌,凡是進店的人,不談生意,先坐下喝杯茶聊聊。這喝茶的習慣是被木雕城里的福建商戶帶起來的,雖然不精此道,但王分良喜歡這種感覺。“這店里的工藝品大都價格不菲,這種幾百萬元的東西誰能說買就買,可喝著茶,聊著天,成了朋友就不一樣了。”通過喝茶,他與許多顧客成了朋友,彼此交流木雕心得,時間一長也做成了許多生意。
憨厚老板親力親為
心態平和人氣旺
魏金澤的華騰工藝店面看起來或許不是最闊氣的,出售的商品多是小禮品、小玩意,價格在幾百元左右,不過小店的人氣卻很旺,批發零售的人不少。說起生意經,經營戶魏金澤只是笑笑,仿佛有點不好意思:“好像沒有什么特別的。”
話雖如此,但魏金澤的生意興隆也不是沒道理的,心態平和大概是他最大的心得。有一次,曾經出演《重案六組》的王挺在木雕城淘寶,不過魏金澤并不認識他,只聽周圍人說明星來了。王挺在他的店里轉了轉,問了問價格,魏金澤如實報價。王挺也是個貨比三家的人,又去別家店轉了轉。“還是到你這買吧。”不一會,王挺又回到了魏金澤的店鋪,挑了不少小禮品,準備帶回去送人。
魏金澤說,不管對什么顧客,他報價都是一樣的,從不故意開高或者壓低。很多人都是先問價,然后離開,可轉了一圈又回到店里來買。做小禮品生意,這樣平和的心態最好。
魏金澤的客戶以山東一帶最多,大都是批發商,有長期合作。每次客人要貨,從倉庫取貨到包貨都是他親自上陣。他以前就是從打包工做起的,自己動手比較放心。若貨物沒有親自處理,他總覺得有點不放心,“我這個人就是比較操心”。
■后記
東陽木雕城的店鋪里幾乎都擺著一張茶桌。只要走進去,老板都會邀你坐下,親自泡上一壺茶。茶的種類很雜,有的會奉上極品鐵觀音,有的可能只是普通茶。
就像這些經營戶每天面對的顧客,有挑剔有投緣,但“顧客是上帝”這句話在他們心里根深蒂固。與木雕城的經營戶聊天是件挺愉快的事。他們每個人在這一行有多年經驗,即使一竅不通,他們也會從基本的知識開始告訴你。從朋友到生意伙伴,是他們看來最通用的生意經。正因如此,他們才會說,與木為友,做這行是挺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