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7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摘要]小到仿乾隆御用的多寶閣,大到上千萬元一套的紅木書房家具……國慶長假期間,南京的不少紅木收藏愛好者在河西國際博覽中心的中國(南京)紅木家具文化藝術節暨工藝品展覽會上大飽眼福。
小到仿乾隆御用的多寶閣,大到上千萬元一套的紅木書房家具……國慶長假期間,南京的不少紅木收藏愛好者在河西國際博覽中心的中國(南京)紅木家具文化藝術節暨工藝品展覽會上大飽眼福。
展品獨具匠心,市民大開眼界
“這個是1:1仿清乾隆御用的多寶閣,就是皇帝的玩具箱,供皇帝放玉雕、微型字畫等小玩意的,真品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攤位負責人南京藏寶閣工藝品廠的葛漢濤介紹。
記者看到,這個多寶閣仿品匠心獨運,高大概30厘米,利用機軸原理,將圓筒形盒分成四個扇形,可以變幻出不同造型,如180°打開可成為一字形小屏風,360°翻轉后可成為一個正方形筒狀。每個扇形內又分成許多格層,盒中有盒、匣中有匣,繪有西洋風景圖屏,別有洞天。雖然造型極為復雜,但不使用一顆釘子,全部采用榫卯相接。
展會上,深圳一家企業搬來了一套價值1280萬元的皇家總裁辦公桌椅(5件套),從椅背到書櫥“爬”滿了祥云盤龍。工作人員介紹,這套家具特別考驗雕工,有1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100多人才能完成,耗時2年多。同天展示的另一套“絲翎檀雕”11件書房家具,標價更高達1680萬元。工作人員說,上面繁復的花鳥圖案,每根羽毛必須用雕刻刀一筆“推”出來,中間不能斷,為了保持刀的力度,雕一兩根羽毛就要換一把新的刻刀。
紅木價格近期翻倍上漲
展會上,一套東南亞產地的紅木餐桌椅(一桌六椅),3年前1萬多元就能買到,而現在起碼要3萬多元。“前幾年紅木不是跌價了么,今年怎么又這么貴了?”有逛展市民發出疑問。
昨天,江蘇省家具協會的會長馮建華介紹,2005年到2008年底,紅木的價格完成了從高山到谷底的大起大落,2009年的時候價格開始趨于平穩。2010年之后,紅木市場的行情又異乎尋常地熱了起來。
目前,樓市被調控了,股市也不景氣,老百姓手頭的閑置資金找不到出路,一部分人就瞄上了紅木市場。紅木生長緩慢,需要百年、甚至千年才能成才,屬于比較稀缺的資源。加上長期以來,國內紅木原料依賴進口,今年以來,非洲、東南亞等產區還收緊了紅木等名貴木材的出口量。這些都導致了紅木價格再次猛漲。
以大葉檀為例,4年前每噸價格大約在6—9萬元,而如今中等偏上等級的大葉檀每噸要26萬元,如果是2.8米長的好一點的大葉檀木料,價格更是高達35萬元每噸。大紅酸枝從2010年的下半年開始一路上漲,1年時間價格已經漲了4倍。
人才稀缺,紅木雕工成了高薪職業
隨著紅木市場走熱,雕刻師傅成為“香餑餑”。南京某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說,近三年來,工人工資上漲了三倍,精通深雕的熟練師傅,每天的工錢在250元以上。即便是這樣,工人還不好找。看著很多技術“青黃不接”,她很擔心有些手藝會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