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7 | 來源:中國古典家具網
[摘要]據了解,紅酸枝紅木原料2001年市場售價為8000元/噸,而如今售價已經高至12萬元/噸,10年間,漲幅達到15倍。其中2011年又是價格瘋漲幅度最高的一年,較去年年底,紅酸枝原材料漲幅高達150%-170%。
紅酸枝中堂六件套
一根木棍一條金,千金尋覓黃花梨。過往的三十年里,海南黃花梨演繹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紅木傳奇:由1979年的每市斤4元,到現今的每市斤逾5000元,32年漲幅超過1000倍!稱之為“瘋狂的木頭”一點都不為過。然而,每一個物種都要經歷一個起源、進化、滅絕的過程,再美的傳奇也有謝幕的一天,因原材料枯竭而斷層,注定了海南黃花梨難以再續寫“紅木之王”傳奇,其昨日的輝煌已成為歷史。那么黃花梨之后,哪個紅木品種最具升值潛力和投資價值,將冠冕“紅木之王”,成為第二個黃花梨?
筆者連續幾天的調查走訪發現,業內人士紛紛把目標瞄向紅酸枝。
據了解,紅酸枝紅木原料2001年市場售價為8000元/噸,而如今售價已經高至12萬元/噸,10年間,漲幅達到15倍。其中2011年又是價格瘋漲幅度最高的一年,較去年年底,紅酸枝原材料漲幅高達150%-170%。在8月底的一次業內論壇上,某品牌紅木總經理說,近年來紅酸枝原材料上漲幅度較大,尤其黃花梨斷層后漲幅更為明顯,他準備在“十一”后將紅酸枝紅木家具價格上調10%-15%。
之所以看好紅酸枝的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其一,紅酸枝與海南黃花梨和紫檀,同屬高檔紅木,是明清時期宮廷家具的主要用材;其二,紅酸枝資源同樣有限,未來幾年內也會出現斷層;其三,目前,紅酸枝的價格僅是黃花梨的五十分之一到四十分之一。因此,紅酸枝未來上漲的空間非常大。
近年來,隨著黃花梨市場存量的急劇稀缺,紅酸枝一漲再漲,2005年以前,老撾紅酸枝一噸好的材料不到1.2萬元,現在也已經漲至十幾萬元,據業內人士保守估計,未來三年內,紅酸枝漲到60萬元一噸是肯定不成問題的。據介紹,由于砍伐嚴重,紅酸枝原材料數量也正在急劇減少。不難預料,如果不加以嚴格保護,在三至五年內,紅酸枝將同今天的黃花梨一樣稀缺。
木雕工藝大師尹秋生對此也曾發表看法,據其介紹,全世界僅有越南、老撾、泰國和柬埔寨有大紅酸枝原材,但這些資源將很快就會用光。 按照這種現象看,紅酸枝成為“第二個黃花梨”的事實已成必然。
商家的嗅覺格外靈敏。據了解,目前很多紅木企業看到紅酸枝蘊藏的巨大商機都在通過各種渠道瘋狂的購買紅酸枝原材料,以便在這場競爭中賺個盆滿鉑盈。相信接下來在紅木業界將會掀起一場激烈競爭,大家都來搶食紅酸枝市場而加緊步伐購買原材囤貨,這意味著誰存的貨多誰分的蛋糕就越大。
有商機的同時也會有陷阱,在這場競爭中,難免有些小企業利益熏心,渾水摸魚以次充好,蒙蔽消費者。比如有的商家就將紅木家具板材中間掏空,里面灌水泥而增加重量。還有老料包裹新料、以低于老撾大紅酸枝價格幾倍的非洲酸枝或緬甸白酸枝冒充等等,而獲取暴利。因此,筆者建議消費者最好選擇市場上的口碑好、歷史久的大品牌紅木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