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4 | 來源:天津網-數字報刊
[摘要]頒布至今已經過了11個年頭的“紅木國標”,隨著紅木行業的發展和紅木原材料的日漸缺乏,人們能夠發現更多的適宜制作傳統家具,材質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過現有的紅木材質,所以,“盡快出臺新的紅木家具國家標準”、“提升檢測技術水平”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選材多樣化成為行業發展新要求 為規范紅木市場,“紅木國家標準”自2000年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首次發布,明確規定了紅木的范圍確定為包括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紅酸枝木類、雞翅木類等5屬8類33個紅木品種,但在其中又規定“5屬中本標準未列入其他樹種的心材,其密度、結構和材色符合本標準的也可稱之為紅木”。
頒布至今已經過了11個年頭的“紅木國標”,隨著紅木行業的發展和紅木原材料的日漸缺乏,人們能夠發現更多的適宜制作傳統家具,材質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過現有的紅木材質,所以,“盡快出臺新的紅木家具國家標準”、“提升檢測技術水平”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近期,央視《經濟半小時》推出的 “燙手的紅木”節目中被重點解讀的連天紅家具公司也表示,連天紅在材質的選擇方面正在打破舊有的紅木選材標準,連天紅認為,只要木材本身擁有硬度高、密度大、油脂含量高和耐磨性好,都會被列入以后發展的使用范圍,截至目前,連天紅公司已經投入過億資金在全球范圍內發現了十多種家具新木材。 連天紅營銷公司總經理張劍釗表示,采用新木材是整個紅木行業的需要,現在的紅木資源面臨枯竭之時,連天紅斥巨資探索新資源不僅是為了連天紅的可持續發展,也是為了整個中式家具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與此相對的,整個行業對新材源的探索也應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