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8 | 來源:品牌紅木網
[摘要]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以下為記者就這兩天刷爆朋友圈的“瘋狂的磚頭家具”家具做的調查評論,愿能抽絲剝繭,揭秘磚頭家具背后的真相。
“瘋狂的磚頭家具”的消息刷爆朋友圈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以下為記者就這兩天刷爆朋友圈的“瘋狂的磚頭家具”家具做的調查評論,愿能抽絲剝繭,揭秘磚頭家具背后的真相。
這幾天朋友圈頗不寧靜。剛平息了“8條人命的花梨木”消息刷屏,接著又是各國限制木材出口的新聞,而這兩天,幾塊磚頭又把朋友圈刷爆了。
據朋友圈某物流稱:這是客戶從佛山發回去的家具,由于進不了門,只能全部拆開來,一拆就發現這張紅木家具里面是紅色的磚頭。
圖片是這樣的:

我行走紅木圈近4年,以前也就了解有材質摻假、使用白皮、拼補嚴重,最多一些“心靈手”的“畫師”畫木紋作假罷了,這還是頭一次見這么極具創意的作假。
真是跟很多紅木人一樣,我徹底震驚了。但是朋友圈的震驚畫風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廣為流傳的朋友圈截圖是這樣的。



這個事件原本好的出發點是提醒消費者買家具要謹慎、留心,但是經過層層轉發,最后一切似乎又變味了。
仔細閱讀這些截圖文字,從中傳達有3個信息:
1.消費者貪便宜買到這種家具活該啊,一分錢一分貨,不坑你坑誰。
2.家具受到地域攻擊,廣東家具順帶被黑了一把:“廣東磚業沙發”、“不一定高價位和廣東家具就是好家具”,有人就默認這個磚頭家具就是廣東生產的了。
3.這個家具是網購的,網購有風險,親,還是去實體店買紅木家具哦。
借著這股勢頭,一些微信號還搞了個投票——“塞磚頭的紅木沙發到底出自哪里?”,而我只想首先搞清楚:這從哪里傳出來的圖片和消息?
憑著最先流傳出來的第一張截圖——某物流發的朋友圈截圖上面依稀可見的公司名字,記者通過百度搜索找到電話,聯系上了發布這幾張磚頭沙發圖片的陳先生。通過采訪,了解到了這個事件的最初真相:現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磚頭家具的圖片也是他看到一個朋友發了之后轉發到自己朋友圈的,本意是為了提醒消費者不要過度追求便宜。
他還跟記者透露,那個朋友已經把他刪除好友,所以,他也不是特別清楚這件家具到底出自哪里。但是有幾點是清楚的。
第一、網上傳的一種說法,說是因為一客戶在佛山樂從購買一套家具,由于物流運輸中有破損,為了這個事雙方協商幾個月未果,消費者為了泄憤才出此下策。這個是不可能的,因為消費者沒必要大作周章把家具塞幾塊磚頭栽贓。
第二、這個家具與網購一點關系也沒有,就是正常的買了家具走物流。
第三、雖然是從佛山發出去的,但是不一定是廣東的家具,佛山作為家具生產基地,也是非常大的家具中轉中心,每天都處理來自全國各地的家具。
“我本意想表達的意思是買任何東西不要過度追求便宜,這個東西也不一定是我們廣東生產的,全國的乃至國外的家具都有在這里出售。”陳先生最后表示,并已經于昨天刪除所發朋友圈信息。
事件到這里已經趨于明朗:從一條開始好心提醒大家多注意作假家具的朋友圈,發展到一條條“好心”提醒消費者要擦亮眼,選有品牌、有質量保證的廠家購買家具的報道,最后不知道怎么又被發展成“借勢營銷”。
或許,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種傳播給紅木行業帶來什么負面影響。
但是舉一下例子或許就能體會到。
一個是“謠言傷農”。2007年海南、廣東“香蕉樹染病”的消息,被迅速發酵傳播為“吃香蕉致癌”,導致廣東、海南的蕉農至少損失7億元;2008年四川廣元“蛆蟲柑橘”的正常蟲害,在傳播中被演繹為“柑橘生蛆”,導致當年價格銷量跌至谷底,市場對柑橘失去信心。
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因為謠言,這個是有一定的事實基礎的。那說一說三鹿奶粉事件。遇到了這樣的企業公開的曝光他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傳播這個負面信息,整個奶粉行業沒有拿出具體正能量的舉措讓消費者信任國產奶粉,最終導致的是全民對國產奶粉失去信心,難不成我們國產的所有奶粉都有毒?
這個磚頭沙發的事件也是一樣的。
一味說消費者貪便宜,要讓他們擦亮眼買好家具,卻不先反省自己,為什么讓消費者選擇這些家具,沒有選擇自己的?
一味指責某個區域的家具,撇清關系,有沒有想過,當有一天這個事情發生在自己所在的區域市場?
一味說網購家具不靠譜,但是電商是趨勢,企業不是去考慮解決如何讓網購更靠譜,而是呼吁堅持傳統銷售渠道,紅木家具行業怎么向前發展?
這個事件,作為一個非常特殊的個例,我們有很多種方法引導消費者,消除他們對紅木家具的種種顧慮。但如今,在沒有調查了解事情的情況下,直接這樣報道,是否會導致很多不懂紅木家具消費者更不敢買紅木家具了?
這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通過“8條人命的花梨木”和“瘋狂的磚頭家具”刷爆朋友圈,我們應該意識到,不是所有的事件都適合借勢營銷,更不適合就勢造謠。
在紅木家具行業多年,與所有紅木人并肩奮斗,同一個紅木圈同一個期望,我們都希望紅木家具行業能持續健康發展,從客觀傳播開始。(來源:品牌紅木網 陶秋芳∕文 梁曉珩∕編輯)